这个之前写了一部分在Matters上,现在补完并发到博客上。很多看法和写的时间很有关系,所以也都标出来了
2020-04-05
日记实在是能写的不多,我真的就是待在家里不出门。
所以来谈谈新西兰到目前为止的新冠应对吧。对此我一直是比较关注的,现在是天天都在看政府的相关直播发布会,也日常在刷当地媒体的反应,时不时也刷刷当地的reddit。
这篇文章主要是我个人的观察体会,既无新闻性,也无学术性,各位看看就好。
新西兰这个地方,说到头来,对于全球流行病这样的事,是有巨大地理优势的。孤悬南太平洋之中,人口不到五百万,离最近的澳大利亚,也比你想象的要远一些。你要是玩过瘟疫公司的话,可能都有过卡在新西兰的失败经历。因此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应对的及时程度,都占了这方面的大便宜。
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西方国家,新西兰并没有能够摆脱西方中心式的思维方式。我和许多朋友这些日子里都在痛苦地叹息武汉曾经历的种种人间惨剧,正在西方很多地方一集集地“重播”,因为人与人相通的能力实在有限,即使是全球化如此的今天,尤其是对于第一世界来说,那种第三世界的遥远灾难只是一条不重要的新闻的心态,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新西兰所占的便宜是,当消息从中国传来的时候,未必比西方世界其他地方更重视,但当北半球的西方世界从意大利开始真的一个个“沦陷”的时候,那种这只是第三世界遥远角落的事思维被戳破了,而他们开始行动还来得及。
事实上正是如此,当新西兰最初的确诊病例出现的时候,意大利已经病死率激增,而总理Jacinda Ardern已经在发布会中说“我们不想像意大利那样,我们要向韩国,台湾,香港学习”。
这时候忍不住插入一点属实和疫情关系不大的:这句话在一些在新华人群体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包括一些我认识的人。因为总理的原话是“countries like South Korea, Taiwan and Hong Kong”(具体这三个列举的顺序我可能记得不准确),然后就自然惹来一通愤怒,你怎么可以称香港台湾是countries呢云云。以至于发展出要求道歉,还有一两个国内媒体报道,等等。但一向到处开炮的外交部好像没什么反应,新西兰人自己更不可能有反应,于是Ardern当然也就没当回事。至于这一用词本身……我只能说我也没什么反应。
不过也说到头来,部分华人,尤其是我个人接触比较多的新移民群体,对Ardern的痛恨由来已久,这一次又是戳到了他们的G点,自然要多嚷嚷几句。
而我个人来说,其实对新西兰的政治分野仍然知之不多,只好以传统的工党VS保守党思维去看他们,Jacinda Ardern是工党人,又是女性,自动得到了我的好感。而之所以到现在我还是所知不多,我得自辩一下,部分是因为新西兰的政治相比于美国等真的是没那么极端,政党之间的左右鸿沟没有那么深那么宽,民众也没那么分裂,人们在基本问题上还是以共识为主的。
这个政治分裂不深的现象,与很多事都有联系,后续慢慢说,且先回到疫情应对。
像我说的,是意大利的遭遇打醒了新西兰,而靠着地理优势,这时候醒来似乎不算太晚,而且这时候高分低分,往左往右的作业样例全都有了,各路专家学者更是齐上阵给出建议。于是便有了四级响应系统,还很快进入了全国lockdown。
说来在英国疫情开始蔓延那个时候,新西兰也跟过全西方的风说要“压平曲线”,尽管那时候新西兰还根本没有曲线,听得我吓了一跳,深深担心他们步英国的后尘。但没过几天,话锋就转了,改为我们要靠保持距离,及早果断激进地响应,来“打断传播链”和“把病毒挡在外面”。
我在这两周里持续关注新西兰政府的发布会,体会是他们真的在学。这个从“压平曲线”到“打断传播链”的策略变化,是在观察他国现实和听取科学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另外,在宣布即将进入全面lockdown的前一天,有医学界联署要求尽快提升响应,强调短痛可以预防长痛,此时不做,很快就要来不及等等。那些联署人士有没有得到政府的直接回应这我可能是错过了,不是很清楚,但现在总理和各位部长的说辞和他们的点是相当一致的。
民众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一开始是疯狂恐慌,指责政府不重视,到了政府终于积极响应的时候,也就瞬间得到了相当普遍的支持。尽管存在不当回事的年轻人,还有些不停试探底线的狂热户外爱好者等等问题,但真是谢天谢地,此地还真没有经济增长繁荣至上死亡邪教徒。
在宣布lockdown前的倒数第三天,我已经在采购必需品,做好了在家待一个月的心理准备。那时候囤货已经相当普遍,超市里开始有紧张气氛了,但有趣的是完全没有发生卫生纸短缺,首先缺货的是疫情直接相关产品,免水洗手液什么,各类消毒剂什么的。然后会时不时空货架的是肉类和面粉,然后还出现了非常戏剧性的蔬菜涨价。我和朋友吐槽,说你看看,新西兰人的重点可是比澳洲人明白多了。
至今不是很懂抢购卫生纸干啥。友人提醒:大概因为你是女的。我:好吧,有道理。
回到政府的策略上来,其实我很关注的一点是,各国分别用什么样的话语来说明他们的应对,说服和动员他们民众。很多国家的话语是战争的,如中国便是,“战役”是标准用词,川普也宣布自己是个战时总统。但新西兰这里却真的极少用到“war”这个词,他们的办法是不断地重复:待在家里,这是为了拯救生命,保持距离,这样可以打断传播链,保护我们最弱势的群体,保护老年人和免疫力不足者,对人友善,多打电话,保持距离,拯救生命,待在家里,遵守规则,要友善,照顾你的老年亲属,但是保持距离,待在家里,这是为了拯救生命。等等等等。4月1日有个媒体统计了总理在一个星期里说了多少遍“待在家里”,结论是32次。
对于耐不住寂寞总是想趴体的年轻人,他们不停地说请想想你的老祖母,对于狂热的户外爱好者,他们强调现在救援能力不行,安全起见请你还是待在家附近。不过这新西兰人对户外的执着也真是……每天的记者会都会有相关问题,期间还有一个卫生部的官员,跑去离家两公里的地方骑山地自行车,被一通痛骂,只好出来道歉。
待续。
2020-04-07
上篇说到新西兰动员人民的话语是苦口婆心地动之以情,不断强调拯救生命,而几乎没用战争语言。有人说是因为新西兰没打过世界大战,对战争话语无感,恐怕并非如此。新西兰人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尽管战争并没有打到新西兰本土。
但我觉得问题是,如果使用战争语言,在这里恐怕只会导致厌恶吧。
这个要往大了说一点了,我和朋友开玩笑说,新西兰人第一爱他们的本土特有鸟类,第二爱他们的海滩山林和湖泊,第三爱他们在国际上的道德制高点。
新西兰是个小国,国民对此有充足的认识,因此从经济军事等问题上他们是打心眼里没有竞争性,完全不像中美等国总是被领导世界的压力所左右。但普世价值或者说政治正确的程度,新西兰是排得上号的,我可以体会到他们对此的认同度很高,而这种国际形象也是Kiwi民族自豪感的主要来源之一。和平显然是普世价值的一部分,尤其此时正好是基督城枪击案一周年之际,新西兰人更加不会愿意听到太暴力的话语。
我对此是感到很认同的,因为防疫本来就不是战争,人文和科学的语言才是最适合的,相关论述我自认不能讲得比秦晖老师更好,在此就不赘言了。
新西兰人这种对普世价值的深度认同,和道德制高点不能丢的民族自豪感,也在这次疫情中有许多其他体现。例如这里几乎没有出现排华现象——我不能代表全国所有地方,个别的亚洲人歧视肯定是有的,但我个人是完全没有遇到。还有在提升响应等级的时候,他们很早就开始说要关注lockdown中可能的家庭暴力增加,并为受害者持续提供支持。还有媒体和很多人都关注本土毛利人与太平洋岛民等等会不会更容易被感染,因为新世界的本土人通常来说都会对发展自亚欧大陆的传染病免疫力偏弱,而政府有关部门也在尽力监测和公布相关信息。
在进入lockdown的时候,政府宣布了议会休会,但是为了防止政府的权力无人监管,成立了一个由部分议会成员组成的新冠委员会,其中2/3的成员是反对党议员。然后媒体也当然被划重要行业,可以在四级响应中活动。
这就又回到了我说的那个政治分裂不深,共识比较广泛的点。反对党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和媒体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曝光都始终在进行,但没有出现原则性的分歧。
举个例子说在四级响应刚开始的时候,有报道标题是这样的:“Jacinda Ardern把全新西兰人民软禁(house arrest)起来了”结果文章内容“但这是合理和必要的”,还有“我们成了一个事实上的警察国家”,然后文章内容“但我们会共渡难关”,等等。
新冠委员会开视频会议,其中有一部分是直播给公众的,然后用的是Zoom,然后后面又有一段闭门会议,但仍然用的是Zoom。直播的时候标题说“政府的所有操作都在被委员会拿着放大镜审查”,但第二天上了媒体头版的实质批评居然只有“你们怎么可以这么重要的会议用Zoom,安全堪忧!”,总理只好回应说:虽然会议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公开的,没有讨论任何机密内容,但如果安全方面的专家说不应该用Zoom,那我们以后再也不用了。此事就这样揭过。结果今天我看贵委员会又上了Zoom,继续向公众直播………
然后这两天又出了一个丑闻,就是那个去骑山地车的卫生部长,又被人挖出来之前还驱车20公里去了海滩,各种违反lockdown规定。这回实在是闹不住了,反对党不答应了媒体也不答应了,他又是道歉又是递辞呈,最后是总理给他降了职……此事又揭过了。媒体标题:事情过后你再炒他鱿鱼就行了。
然后再看看社交媒体好了,打开reddit:“Jacinda Ardern对复活节兔子问题的回答好棒哦!”
也真不知说什么好了,我墙里上微博看着质疑公祭日的博主光我转发的就炸了两个,墙外上油管看着川普一家胡言乱语,各州应对天差地别,自由派媒体崩溃万分……甚至于上了Matters,没了删帖封号,这政治问题两方的愤怒都真是溢出屏幕。
……再回头看看本地,天呐你们Kiwi这简直就是生命的大和谐。给我强烈的不真实感。
2020-05-05
许久没写了,在这个看起来很有希望,同时又担心着被傻子们带进沟里的日子,决定继续这个系列。
昨天从开始封锁防控后第一次达成了0新增,今天又达成了连续第二天0新增,但这也是从四级降到三级的第一周,如果降级导致了新的传播,那么其实消息还要在明后天才会逐渐到来。
这几周的我看和听了一吨的英美和新西兰媒体,稍稍比以前对新西兰历史、文化和政治多了点了解,也摄入了不健康量的各地疫情相关报道,总结一下大概是心情在“这真是人类之光啊”和“不说美国这个德行了,连你们浓眉大眼的新西兰人也这样,人类可怎么办”之间做摇摆运动。人类之光那些部分基本上在以前的文章里说了,今天不妨就来说说人类可怎么办的部分……
四级降到三级的主要变化是,非必须产业也可以工作了,只要能保持员工之间的距离,零售业如果能达成和客户没有近距离接触,也可以开工,这就包括了快餐drive-thru和外送,结果是,三级开始当天有很多人凌晨开着车跑去排队!买!麦!当!劳!这倒也罢了,毕竟drive thru,大部分人都自动被车分隔,但也有那种汉堡店门口挤挤攘攘的排队的,真的令人好生无语。到了三级第一周的周末,24小时内警方居然接到了700多个关于有人在家开party的举报。最后开记者会的部长都受不了说起了脏话,不要做个傻子(idiot)。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是,反对党领袖在Facebook发了一条长帖,从各种奇怪的角度批评政府的操作,既批相关准备不足,又批评降级太晚,来回绕了半天,看完我头晕了三分钟没搞清楚他到底在说啥,然后reddit的评论家们给我解释了,这叫政治挑刺(politick),更有一个朋友说“他对待公众就像是小孩在打拳皇,觉得自己只要疯狂按所有的按键,早晚能按出一种能得到投票的组合”。
这位篇文章遭到了很多批评,甚至此后几天里有传言反对党内部想要趁大选前换掉他,不过后来也还是不了了之。不过提这次失败的挑刺,并不是想说政府的做法没有争议,恰恰相反,政府的每一个决定真的都是步履维艰天天争议:有人骂流感疫苗接种是个“灾难”,尽管实际上接种率已经远远超过往年;每一天都有人要问为什么现在是三级?为什么还没有到二级?为什么不延长四级?各种行业补助包一个接一个,而每一个得到的评价都是远远不够;有三个护士确诊了新冠,几乎便要搞成一出丑闻……
刚开始封锁的日子里,我其实感觉这总理说话有理有据,不用时时刻刻以批判验光看政府挺不习惯的,也时时惊叹新西兰和谐社会,人类之光。但随后的日子里,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封锁的艰难,在四级到三级这一时期一系列剧情和相关讨论中,我其实焦虑地意识到新西兰还是走在危险的边缘,大概也只有这一次机会来达成“消除(elimination)”新冠的目标。
在确诊数据逐渐走低的日子里,不管是从侥幸心理,从经济民生,从个人自由,从想吃麦当劳,从不开party就憋得要疯的自私的傻子的角度,我开始明白,并不是说看情况调节开放度,调到哪里就在哪。四级降三级本来是个渐进的措施,但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就此胜利可以party了。这几天的0新增要是能维持住,那倒也罢了,但完全靠的就是狗屎运,如果那些排队买汉堡或是开party的人里有个感染者,二次爆发就已经在潜伏期了。然后绝没有二次爆发那就二次封锁那么简单,这段时间对政治资本的消耗已经很大,已有的成效可以获得一些信任和支持,但如果数据开始抬头,那也会很快招致更汹涌的批评,新西兰政府很可能根本没有力量第二次动员起民众遵守四级封锁规则。运用国家强制力去实施,那恐怕更是在政治自杀的边缘试探。即使你实际上避免了更大的灾难,这也是永远无法证实的,即使世界的其他地方天天上演着恐怖故事,总有些人只想开party。
这些问题相对来说在新西兰都是不太严重的,因此我们才有此刻的0新增,如果运气比较好的话,也许就能elimination,那么再过几周也许就可以全国开放,成为一个西方世界自由民主的胜利案例。但与此同时,同样的问题在欧美国家要更加严重得多,而且还要叠加很多其他问题。
这两天听了两个秦晖老师的讲座,他提到抗疫中的低人权优势和现在民主国家的问题,我赞同他所说,此刻就是隔离做得越彻底,应对疫情就越有效,而低人权在此的确有优势。但我并不赞同他认为民主的问题仅在制度层面的观点,这段时间对各个西方国家包括我们纽村的观察,其实我最大的收获是越发明白民主的核心力量是什么,要让一个民主国家团结抗疫,靠行政权力是完全不够的,实际上靠的是长期养成的国民素养和价值共识。
之前看了一个对纽约州长科莫的采访,很说明问题,他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公开透明,是因为如果我不让纽约人理解这个事的严重性危险度,不把问题讲清楚,那我是完全没有力量来让纽约人待在家里的,纽约人对封城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宪政限制了政府权力,在保障民众人权同时,也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降低整个社会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这不是靠一个临时的紧急状态和扩大“群域”能解决的,要弥补,只有靠社会有共识和信任。社会是分层复杂又对立的,人们有着不同利益取向,但却非常需要共通的核心价值,人们要能主动理解发生了什么,接受这是两害相权的事实,并同意哪个是其轻,才能团结起来。
所以新西兰总理不停地在强调的是,我们的封锁措施不是抗疫和经济之间的选择,而是两者兼顾的降低损失策略。新西兰的情况算是很好的了,主要问题也就是个侥幸心理。但如果有很多人不相信政府说的任何话,不相信科学,不相信公共健康机构,不相信媒体,对所有事都要用阴谋论来解释,这是政府想要剥夺我的自由,放开了死人能拯救经济,新冠是5G搞出来的,主流媒体全都是假新闻…… 那么政府的一切措施只能招来更多的反弹,而越多的人群聚集抗议,就会有越多的疾病传播和死亡,但这却不会让阴谋论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给他们把所有糟糕的结果解释为政府失败的机会,这正是在美国很多地方正在发生的事。
美国现在的问题,不是民主制度的失败,也不是川普个人的失败,而是社会的失败,其社会现在已经分裂到了左右之间无法对话,拒绝对方的一切的地步,各种机构和制度(institutions)都在失灵,因为信任和共识没了。这些问题都不是因新冠而生,也不是因川普而生,和制度有联系却没有简单的因果,秦晖老师一定会反对管着叫文化,但确实和一个民族共同经历的历史也有关系。
唉,一下子扯远了,说到头来,也还是并不知道人类可怎么办呀。
祝愿新西兰好运。
2020-06-16
哈哈哈艹,我今天刚刚准备写个完结篇说我们已经摆脱新冠20多天了…… 结果就今天又冒出两个新病例。
存个草稿先。